当前页面 : 首页 > 资讯 > 正文 >

民进党大兴“统战文字狱”,“反中”图谋沦为反智笑柄 世界快看点

来源:台海网 时间: 2023-06-30 10:16:01

[新闻页-台海网]

6月28日的国台办新闻发布会上,有两则“趣闻”受到网友关注。其一,绿营政客炒作台军视频出现“质量”一词是大陆用语,宣称这是“文化统战”;其二,岛内媒体称武汉市“台北路”的尽头是“解放大道”,“暗示意味浓厚”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▲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答记者问。(中国台湾网 陈佳慧 摄)

两则消息的“主角”一个在岛内,一个在大陆;但两者背后都有同一个“导演”,那就是民进党政客和绿营媒体。套用一句岛内流行句式,这不是“认知作战”,什么才是“认知作战”?

先来看“质量统战事件”。日前,台防务部门在台军收看的节目中以“持续提升训练质量”字句,形容步枪射击训练的成效。有网友留言称,“质量”是“中国用语”。该消息让民进党政客“如获至宝”,火力全开抨击台军被“文化统战”。

民进党“立委”赖品妤宣称,如果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忽视了自我文化的保护,任由中国系统性地入侵,就可能动摇台湾的“集体认同”,影响我们对自我文化的想象,而让中国逐步达成“统战”目的。民进党“立委”王定宇则称,台军节目里出现大陆字词用语,会对台军的精神战力有相当的影响。

不过这些“绿委”话音未落,就遭到“打脸”。有媒体翻出赖品妤、王定宇等人在社交媒体的发文中,多次使用“质量”一词,原来别人用就是被“文化统战”,自己用就是满满的“台湾价值”。绿营的“双标”嘴脸遭到岛内舆论“吊打”。

有岛内网友借此嘲讽,台军的“三军统帅”(蔡英文)都在接地气看陆剧了!还有网友痛批,这些绿营“立委”把心思放在“立法”“修法”上面可以吗?更多的网友都在吐槽绿营“无聊”,到了选举就搞“认知作战”,“老把戏玩不累吗?”“笑死,反共反成这样”。

“在民进党当局和一些绿营政客眼里,只要和大陆沾边的事,都会被拿来贴标签、扣帽子。”朱凤莲对此指出,事实上,现在台湾同胞特别是年轻人说大陆用语、吃大陆零食、看大陆影视剧、唱大陆歌曲,已经成为一种潮流、一种新的生活方式。民进党一些政客跟不上年轻人节奏,就乱扣帽子喊打喊杀,只会被年轻人抛弃。

再来看“路名统战事件”。起初是武汉市一处名为“台北路”和“台北派出所”的地名引起岛内讨论;接着有网友发现台北路的尽头是“解放大道”。岛内媒体看到这个消息一下来了兴致,暗示这也是大陆的“文化统战”。

▲武汉市“台北路”和“解放大道”

实际上,大陆多个城市都有以台湾不同县市命名的街道,台北等城市也有以大陆城市命名的街巷。比如,在台北,有成都路、洛阳街、厦门街,在武汉有台北路,青岛有高雄路,上海有基隆路,南京有花莲路。近年相关话题讨论度很高,早已不是什么新闻。

除了两岸路名互相呼应,在过去数百年的人口流动和人文交流当中,海峡两岸还形成了众多的同名村,比如在台湾有9个泉州、4个安溪、6个海丰,在重庆有26个村镇与台湾的乡镇同名。

朱凤莲指出,正如网友所言,“每一条路,都是回家的路”。每一个同名村,都是两岸同根的缘。这些路、这些村是台湾同胞对大陆的乡愁,是两岸同根同源的历史文化联结,是两岸共有的历史印记。我们期待两岸网友一起分享这些路、这些村背后的故事,一起发现在大陆的台湾,发现在台湾的大陆。

短短几天,民进党恶意炒作的“质量统战事件”变成了绿营政客的“双标现形记”;“路名统战事件”则成为加深两岸相互了解、认识两岸文化渊源的一次有益学习。民进党蓄意挑起的“统战文字狱”,已超乎以往的速度接连破功,成为滑稽、荒谬的笑谈。与其说这是“认知作战”,不如说是自取其辱、自讨没趣、自我毁灭。

“随着两岸交流的恢复扩大和两岸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化,台湾同胞对大陆的真情实况有更多了解,会更愿意参与两岸交流。这是一种趋势,谁也阻挡不了。”朱凤莲强调,民进党政客越是处心积虑煽动两岸对立对抗,只会引发台湾民众更多反感、更多反对。(来源/海峡之声微信 文/大力)

关键词:

为您推荐

-